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22-04-27 浏览:1324
“一门两窗、六十平方,前面柴房厨房、后面猪圈茅房”,这句顺口溜形象地描绘了过去苏北农村住房的面貌。小时候,我与邻镇姑姑家的表哥感情较好,那时我们家是镇上的二层小楼房,他家的房子就是顺口溜中的现实写照。我很少去他家,而表哥每年暑假总会到我家住上一段时间,自嘲为“避暑”。
不久前,他邀我去他家聚聚。他有3年没回老家看看了,而我更是有六七年没去过他家。驱车从镇上公路拐到村庄道路时,我大吃一惊,过去破败不堪的水泥路,已经变成了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两边还整齐地架设着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继续往前开,一排排房屋鳞次栉比,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与我印象中的表哥家相去甚远,正当我郁闷找不到他家时,看到表哥正站在岔路口向我挥手,便按着他的指示停下了车。“是不是找不到了?现在我们也是住别墅的人了。”表哥笑嘻嘻道,“等以后退休了,我就把无锡的房子卖了回来住,现在老家的房子真让人羡慕啊。”一眼望去,村里的房子“两层联排、自带院落、白墙黛瓦、绿树繁花”,不远处还标配有便民超市、卫生室、图书馆、篮球场等,村口标识、绿化亮化、垃圾箱池、公共厕所、公交站点等一应俱全。
吃饭的时候,一桌人都在谈论着现在的政策好,真正让普通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以前家里地方小,人多了身子都转不开,你哥他们回来还得找个宾馆住,所以经常过年都不回来。现在好了,家里盖起了二层小楼,再也不愁啦!”姑父很高兴,“住上这样的新房,我心里热乎乎的,大家都说‘住新房感恩共产党,好日子不忘政府帮’。”后来听表哥说,其实一开始启动农房改造时,他家和附近几家人虽然符合危房改造条件,但是当时的村书记一直要求他们搬迁到集中居住点的改善性住房,姑姑老两口要多花7万多元,就没同意搬迁,村里便搁置了他们的危房改造。后来,市督查组到村里检查工作时发现了这个问题,要求镇里迅速整改,将拆还是搬的选择权交给老百姓自己。最后,姑姑家62平方米的危房原地翻建成120平方米的新房,在政府补贴下,自己只花了6万多元。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路边挂着的横幅“危房改建新楼房,家家住进顺心房”,不禁感慨,这不正是普通老百姓最朴素、最真切的愿望吗?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只有让普通老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才能真正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郭纯)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