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纪委网!今天是

以文载廉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润廉  以文载廉

苏州的小麦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2-05-19   浏览:1329

  苏州是“鱼米之乡”,得天独厚的太湖资源,滋养了冠绝天下的苏州大米。早在6000多年前,吴地先民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

  比起赫赫有名的水稻,苏州的小麦似乎有点默默无闻。其实,苏州小麦快要比肩水稻,种植面积也要接近100万亩了。小麦是旱生作物,喜干厌湿。苏州是水做的江南,地势低洼,雨润烟浓,种稻养鱼、栽桑养蚕是合适的,并不适合于小麦的生长,小麦得以大规模种植,这其中一定有它的原因。

  小麦是外来物种,大约四五千年前由西亚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通过移民商贸,沿着河西走廊始入中原。小麦传至江南并被广泛种植,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移有关。

  西晋永嘉五年(311),北方少数民族攻陷洛阳,史称“永嘉之乱”,大批难民南下将菽麦带到了江南。据《晋书》记载,南迁者中有位叫郭文的隐士,隐居在大辟山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这是江南麦作比较早的记载。

  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发生的“安史之乱”(755—763),又使得大量人口从长安迁至江南,进一步将麦作推向全国。苏州刺史白居易的《答刘禹锡白太守行》:“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表明苏州在唐代已有小麦种植。

  入宋以后,尤其是宋室南迁,让江南的麦作有了更大发展。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1126—1134),金兵九度南下,灭亡北宋,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耻”,也让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流离辗转于扬州、南京、绍兴、杭州等地,一度在海上呆了几个月,留下了“逃跑皇帝”的诨名。

  每一次人口大迁徙,都是人类的苦难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大量“饭面”的北方人到来,首先改变的是一日三餐,于是面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便有了类似“无锡包子苏州面”的说法。面粉需求量大,而市场供给又不足,短期内的供需失衡,带来了价格暴涨,促进了小麦的迅猛发展。

  对此,南宋庄季裕《鸡肋编》记载:“建炎(1127—1130)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所谓春稼,就是春天收获的冬小麦。佃户租种地主的稻田种植冬小麦,不用交租,收成全归自己所有。南宋政府实行的这种激励政策,和今天的强农惠农政策有些类似,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于是家家户户始种小麦。

  这种盛况,在古诗词中还能寻到踪迹。宋代著名词人叶梦得是苏州人,他写了一首叫《满庭芳·麦陇如云》的词。麦陇如云,意思是麦地的田埂如天上的云一样密集。还有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多次经过苏州市的交通重镇平望,留下了《过平望》三首诗,其中之一写道:“小麦田田种,垂杨岸岸栽。风从平望住,雨傍下塘来。”这些都反映了当时苏州小麦面积之大。

  两宋之交,江南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促进了农耕制度的演变,从一年一熟的单作制发展为一年两熟的复种制。一年两熟,一地双收,稻麦共赢,可以增加土地产出率,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专家学者称,这是我国农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重大转折。这种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延续了千年,时至今日,苏州仍然采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作为世界三大主粮之一的小麦自然不能放。苏州这些年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推陈出新,不仅增加了小麦面积,也富裕了种粮农民。

  5月,又到了小麦成熟的季节。“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在农田为数不多的苏州,俨然已成为姑苏城外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道美丽风景。(穆兰芳)

学廉荐读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