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刘希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680
清风拂面,带起两袖飘扬。
莲开满堂,花香四溢清芳。
回望悠悠历史长河,“莲”与“廉”形影不离,众多仁人志士,名人大家对莲情有独钟,他们独爱莲之贞洁与清廉,视莲为花之君子,视莲为自己的形象缩影。他们将莲之廉洁跃然纸上,流传千古,他们笔下的玉立青莲跨越千年,盛开至今。
诸侯争霸,百家争鸣;战乱不断,分崩离析。在这天下动荡的时代,众人不暇自顾,为了自己的生存,居心叵测,人面兽心。乌云遍布,战火纷飞。三闾大夫遭尽谗言,满怀不甘和失落漫步江边,迷蒙的眼神看不清自己的前途,悲切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脩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忽而他看到了池中伸展出的亭亭之姿,顿住,呼吼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时空飞转,三闾大夫和那朵玉立青莲的身影融为一体,三闾大夫忠于他的贞洁与清廉,与之相拥,一起融入了汨罗江中……
繁华大唐,悠悠盛世,无数文人志士踌躇满志,有人施展才华,仕途得意;有人功败垂成,蹉跎仕途。曾经有志用世的孟襄阳仕途受挫,困顿不前,天性不羁的他轻掸双袖,不媚俗世,转身离朝堂而去。纵然有好友的举荐,有贵人相扶,他依旧奔赴田野,成为了那位“孟山人”。在他游玩吴越大禹寺义公禅房时,被“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清雅脱俗,悠远深邃的森闳气象所震惊。恰是雨后清新,夕阳西下,空气中的水滴滴下,惊醒了孟山人,那一刻,孟山人悟到义公的一心虔诚,在此山巅参悟佛道,远离尘世,犹如莲花那般清廉,忠贞,高洁,一尘不染。竟和自己一样对隐逸生活,奔赴田野充满向往与热爱,忠于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一份廉洁。“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此处无莲,孟山人的笔下却是一朵盛开的佛莲,那是义公的廉洁与高雅,也是孟山人对自己的希冀,是他对田园生活,远离朝堂的寄托,是他对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清廉的忠贞。
堂皇北宋,物阜民丰,有人热衷城市的软红十丈灯红酒绿,银花火树不夜天,有人向往田野的清幽静寂鸡犬桑麻,月明星稀寂无言。濂溪先生自幼“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广览群书,博闻强识。他常常漫步西湖塘畔,望着湖中白莲,在月光下随风摇曳,银纱铺张,红白相间,水波荡开涟漪,荡开了濂溪先生的思绪。濂溪先生于此研究人生,思考政道,与白莲作伴,受莲香熏陶,也许是自幼如此,濂溪先生视莲为挚友,对莲的钟爱深入内心,他成为了莲,亦廉。一生仕途还算顺利,从监主薄到提点刑狱,辗转多地,多为监察官,即使周围吏治腐败,贪腐盛行,可他依旧初心不变,守卫着他内心的一朵青莲,始终坚持“明通公溥”“公于己者公于人”。于他而言,名利如泥土,清贫即安适。“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是濂溪先生对自己金钱观的总结;“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是濂溪先生对自身的要求。两袖清风,济世扶贫,虽入仕多年,但濂溪先生忠守清廉加之对有困难的百姓和宗亲总是慷慨解囊,家中“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一身劳疾。“莲”与“廉”彼此“相吸”,濂溪先生暮年到星子任南康知军,公余饭后,邀三五好友共赴池畔赏花作赋,微风吹拂,幽香四溢,只见满池白莲。水波涟漪,怀拥挺直茎干,花与风共舞,却不妖艳不因人的到来而刻意摇曳,众人叹之。濂溪先生注视着满塘红白与绿叶,静息片刻,取出纸笔,“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篇字字珠玑的《爱莲说》一气呵成。濂溪先生一生爱莲,一生向廉。清贫一世,到病重,钱不满百。以清贫为安,只因濂溪先生心中有莲,向廉。
古人爱莲,视莲为花中君子,身处污浊却洁白如玉,水波轻濯却艳而不妖,独守内心之纯真,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魅力,清纯可爱,幽香飘转。古人羡莲,视莲为自身的形象缩影,纵使周围污秽泥泞,有其他花争奇斗艳,它依旧可以守卫初心,守卫自己脚下的那片净土,玉立于此,独展芳华。
跨越千年,青莲盛开不败,芳香依旧,传承至今。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贫一生,造福一方。人民公仆焦裕禄,出身贫寒,历经坎坷,纵使如此,贫寒并没有浇灭他心中的青莲之火,坎坷也没有使他心中的青莲受挫。任职兰考,负伤作战,种植泡桐,整治三害,发展林业,一心向民,造福后世,积劳成疾,清廉从政,不贪不腐,不搞特殊,艰苦朴素,铸就精神,广为传颂。焦裕禄究其一生,随无莲形,却有莲影,他环拥心中青莲,保持初心,廉洁奉公。他在临死前,依旧心念百姓,“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行善助学,勇挑重担,爱生如子,笑傲病魔,热衷慈善,桃李天下,时代楷模,云岭之花,她是桂雪梅花,亦是骄阳红莲。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张桂梅生于东北却跨越千里奔赴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身怀夫愿,任教花坪,只为报恩。命运无情,病魔缠身;节衣缩食,致力慈善;呕心沥血,诲人不倦;克己奉公,尽心竭力。张桂梅,将青春献给教育事业,即使积劳成疾,行动不便,也坚守一线,将政府资助的的钱财全都用于学校建设和资助学生,甚至是将自己的身体健康置之度外……青莲绽放,燃灯指路。张桂梅心中的青莲是她与病魔争斗的武器,支撑着她奋斗前线,教书育人,她用青莲的幽香去滋养桃李,燃烧自己的生命点亮油灯为学子指路,直至桃李天下,这位骄阳红莲,在融化山区冰雪,将无数山区子女送往星辰大海……
何其幸,青莲与红船相遇,战士们将它放进船舱,代代守护,代代相传,在前进途中,守卫着它的芳颜。青莲的幽香净化了战士身上的污浊,护佑着那艘红船成长为红色巨轮,遨游在世界的海洋,翻波弄浪。
莲洁,廉洁,亘古相传,历久弥新。从汨罗江畔的玉立白莲到如今红色巨轮所承载的那朵幽香圣莲,代代相传,代代守护,那朵红白莲花在历史长河中飘飘流转,生生不息,一代代华夏儿女用血汗,眼泪浇灌它,滋养它,用身躯,生命捍卫它,保护它,用尽毕生心血将其传递,原因无他,只为心中的那片净土,只为自己心中的那份使命与担当。无数仁人志士心怀那朵圣莲,他们在莲香中朝着梦想迈进,忘记了苦痛,忘记了灾病,忘记了悲离,唯独记得要心怀圣莲,捍卫它,传递它。
叹如今之太平盛世,怎能离得开千百年间廉洁精神的薪火相传!历史证明,我们中华儿女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不止过去,更有未来!
我们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要将那多千年圣莲传递下去。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我们必须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养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莲与廉,千年不变,传承至今。如今的繁华盛世,是无数仁人志士,英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去守护那朵千年圣莲而得来的。我们仍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廉洁精神,要在绽放的青莲上舞动青春之姿,在青莲的幽香中,护送我们的红色巨轮扬帆远航!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