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4-01-09 浏览:0
深刻把握大党独有难题,需要以历史思维认识其必然性并思考破解之道,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从而永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先进本色、生机活力,使党的基业常青。
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历史久、人数多、规模大,既有集中力量办大事、汇聚力量建伟业的巨大优势,也会面临管党治党的特殊难题。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顺应了历史潮流,把握了历史机遇,成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我们党穿越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所遇到的困难和考验从来没有间断过。这些困难和考验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肩负的时代重任共同决定的,也是历史环境变迁与时代变局交织的结果。深刻把握大党独有难题,需要以历史思维认识其必然性并思考破解之道,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从而永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先进本色、生机活力,使党的基业常青。
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进行革命,斗争非常残酷,严峻的革命形势对于革命政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努力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外部要面对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集团,内部又面临着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文化水平以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不利影响。我们党充分预见到在全国执政面临的新挑战,在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前夕就要求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党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开展整风整党,加强党内教育,整顿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条件,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贪污浪费,坚决惩治腐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积累了执政党建设的初步经验,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既要顺应全球化的大潮,以实现快速的现代化,又要抵制和避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对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以快速发展生产力。我们党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健全民主集中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并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进入新时代,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引领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可以看到,我们党始终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砥砺前行,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前进路上,我们仍将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要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难题,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作者朱安东 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