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纪委网!今天是

以文载廉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润廉  以文载廉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5-01-10   浏览: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腐败现象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但仍有一些干部我行我素、顶风违纪。他们不是不知道纪律规矩,而是根本没有敬畏之心。他们所犯的哪一项不是党纪国法所明令禁止的?所作所为的哪一件没有前车之鉴?古人讲:“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加强纪律教育,养成纪律自觉》(《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出自明代吕坤《呻吟语》,意为心中有所敬畏,言行不敢放纵,才能养成美好的德行操守;心中无敬畏,就会肆意妄为,招致祸端。

  这句古语强调了敬畏的重要性。敬畏虽然由敬与畏两种情感组成,却并非二者的简单叠加。“敬”指慎重、恭敬,其并不仅仅停留在外在的礼仪形式上,而是内心的端庄正直,在貌为恭,在心则为敬。“畏”不是单纯的害怕、畏惧,而是临深履薄、谨慎不怠的心理状态。畏也是敬,辞书《广雅》曰“畏,敬也”,二字可以互训。朱熹也曾强调敬的畏谨义,他讲敬“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敬只是一个畏字”,“小心畏谨便是敬”。畏因敬而生,内心敬服,方能生发“惶恐”“怵惕”之感,从而约束规范言行。敬与畏在内涵上相互延展融汇,共同奠定了敬畏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道德情感属性:敬故有所求索、精进,畏固有所持守、禁绝。

  敬畏是一种深刻理解、高度赞同后的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坚守,以此引领人不断突破自我局限,实现自我超越。无论是孔子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还是孟子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都是秉持弘道之信仰,发展出对道德的内在尊崇和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问“行”。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人应当时刻牢记,说话忠诚守信,行事严谨恭敬。做到这一点,走到哪里都能顺畅通达。言之“忠信”、行之“笃敬”,都源于内心深处的敬。王阳明说:“夫君子之所谓敬畏者,非有所恐惧忧患之谓也,乃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谓耳。”“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出自《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即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谨慎行事,在无人听见的地方也要保持戒惧。换言之,敬畏亦有慎独之意。

  对于为官从政者来说,敬畏更是不可或缺。先贤认为,为政者首先要敬畏民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敬德保民”的政治伦理原则,即为政者必须讲究政德,尊崇百姓的意志办事。同时,要敬畏职事。《尚书·大禹谟》说“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孔子反复强调“执事敬”,“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说的都是对所处之位要恪守恭敬谨慎。为政者还要敬畏法令。“仕乎位则畏法令”,奉法与否是治乱兴亡的关键,敬畏则是内心的律条。

  历史上很多为政者之所以青史留名,受人敬仰,离不开他们的敬畏之心。正考父坚持“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是一种敬畏;杨震认定“四知”,是一种敬畏;张伯行强调“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是一种敬畏;叶存仁指出“不畏人知畏己知”,也是一种敬畏。他们的敬畏,体现为做人为政的德行、规矩和准绳。这种敬畏,既成就了自己,也立起了为政者的标杆。

  一个人有了敬畏,才自觉己身微渺而生谦卑心,自觉德业重大而有使命感。如此,方能不为名利所累,永远谦卑平和;方能坚守本心,拥有心灵的淡定与从容;方能以主动的姿态不断进行自我砥砺,从而弃恶扬善,明明德,最终促进人格的完善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一代代共产党人保持敬畏之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这种敬畏,是建立在理想信仰基础上的自觉节制。

  “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为了挖掉东山穷根,谷文昌曾立下誓言。可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位豪气冲天、迎难而上的共产党人,竟然也会有“三怕”。

  谷文昌有哪“三怕”?一怕党的事业干不好,二怕党的形象受损害,三怕身为党员被老百姓戳脊梁骨。

  读懂了谷文昌之“怕”,就能感受他的高尚。他的一生,敬畏组织,不论肩负重任还是身处逆境,从未忘记共产党员身份,从未动摇过信念,始终恪守“凡是对党的威信有害的事,哪怕再小也不能做”;敬畏人民,为了东山人民过上好日子,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万难也要做到”;敬畏责任,敢于向大自然恶劣的环境挑战,不但彻底改变了东山恶劣的生态环境,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敬畏法纪,坚持“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直至临终前还嘱咐妻子,他去世后,拆了家中的电话,连同自行车一并上交公家……

  回望党史,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李保国、廖俊波……许多优秀党员干部将敬畏落实在行动中,信念坚定,一心为民,坚守底线,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常怀敬畏之心,筑牢党性之基,才能始终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心怀敬畏,就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站稳人民立场,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心系人民、热爱人民、服务人民;要严守党的纪律规矩,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郝思斯)

学廉荐读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