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5-02-07 浏览:0
《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2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治国必先齐其家”出自《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意即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首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不能管教好家里人,却能去教育他人、教化百姓,这是从来不会有的事情。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国人的眼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与家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是中国社会的组织特征。在这样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中,产生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追求,其中蕴藏的伦理逻辑,影响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正所谓“家齐而后国治”,“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一个不容忽略、不可越过的环节就是家。
公元1015年,26岁的范仲淹进士及第。此后近40年间,他始终清廉守正,“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范仲淹治家严谨,“常以俭廉率家人,要求家人畏名教,励廉耻,知荣辱,积养成名。”他一再要求家人要学会“忍穷”,甘于清贫。史料记载,其子范纯仁娶亲时,女方准备用罗绮作帷幔,并附上丰厚的嫁妆。范仲淹听闻后,毫不留情地拒绝道:“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敢持归吾家,当火于庭!”范家历来以节俭为家训,若用华贵的罗绮作帐幔,便是乱了家规。
在范仲淹的严格管束下,范家始终保持着廉俭的家风。四个儿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皆德才兼备,为官口碑极好。“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范仲淹至晚年“田园未立”,没给子孙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留下的“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谦恭自律”的志士节操,又岂是金钱所能够衡量。
家不仅是一种情感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先贤重视家风家教,不仅涌现出“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教佳话,也流传下《孔子家语》《诫子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家书家训,字字苦心、句句斟酌,启迪、教化着后人。
中国共产党人对家与国有着深刻的理解,将个人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在家风问题上,共产党人深知“家风连着民风,齐家才能治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如何,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否有效,执政基础是否牢固。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家教,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与优良作风——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抗日英雄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年幼孩子的绝笔信。共产党人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舍“小家”为“大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人民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不畏牺牲,无私奉献,使家风成为信仰传承的力量。
“你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才,不要靠我的什么‘关系’‘后门’,我黄克诚是没有什么后门可走的。”1978年,黄克诚的小儿子黄晴准备结婚,黄克诚要求“一切从简,绝不能动用公车”。黄晴结婚那天,兄弟姐妹们组成一个自行车接亲队伍,把新娘子接回了家。公私分明、反对特权的家风,诠释着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家国情怀。
“要看看老百姓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不能一饱忘百饥啊!”勤俭朴素的本色体现在谷文昌一家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东山工作时,家里甚至没有饭桌,吃饭就在县政府大院宿舍露天的石桌上,遇到下雨,家里人只能端着碗在屋檐下吃饭。时至今日,谷文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
回望党史,老一辈革命家和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以身作则、严以治家,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深刻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强调“群众看领导干部,往往要看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往往从这里来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奉公,进而从这里来看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告诫领导干部要“树立良好家风,过好亲情关”,“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的违纪行为作出处分规定……一系列重要党内法规,为家风建设立下了纪律规矩。
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党性修养、纪律要求。涵养良好家风,贵在落细落实。要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既要自身过得硬,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在小事小节中为家人树立行为标准,也要守住亲情关,对亲属子女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督促他们守德、守纪、守法。唯有以向上向善的言行影响家人,以正道直行的原则引导家人,以遵纪守法的要求管好家人,才是对家人最深厚的爱。(郝思斯)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