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廉洁教育平台 发布时间:2025-02-11 浏览:0
“据我所知,马克思的引文的正确性,只有一次被人怀疑过。”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版序言中,恩格斯讲述了一段往事。
1872年3月7日,一个匿名作者刊登文章,指责马克思在引用英国财政大臣格莱斯顿的话时添加了自己的意思。马克思回复了这个作者,但由于记不清这句话引自哪家报纸的报道,所以只能从两种出版物中举出意思完全相同的这句话作为证明。此后,马克思对匿名作者又作了一次答辩,还引用其他两家报纸的报道。这两个报道都一字不差地重复着所谓马克思“增添”的那句话。1883年11月29日,马克思逝世后仅8个月,这个匿名作者再次攻击马克思著作的严谨性。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进行了有力驳斥,使对方再也无话可说。
恩格斯将这一事件写进序言,并发出感慨,“任何人也不敢再怀疑马克思写作上的认真态度了”。
《资本论》展示了马克思独特的求是文风——不仅是论点,而且连引文都准确无误。用事实材料说话,是马克思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典型风格。阅读马克思著作可以发现,里面经常包含大量引文、注释,仅《资本论》第一卷中,就有“引出的人名近六百人、一千三百余处,引用和提到的著作三百八十七本,议会报告和其他官方文件五十三份,期刊三十五种,文学著作三十八种、六十七处”,对资本的来源、实质、生产过程、积累过程、历史趋势等理论问题作了深入阐释。
马克思的写作从来不是盲目的,而是立足于事实进行客观描述。比如,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问题,但并不否定资本主义在历史上起到的积极作用。《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哪怕是自己的论敌,马克思也坚持客观对待。他在应邀对蒲鲁东作出评价的时候,肯定了蒲鲁东的《什么是财产?》在文章风格方面的进步意义,认为“论述旧东西的那种新的和大胆的风格而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马克思曾说自己是“一架注定贪婪读书的机器”,他研读了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几乎所有政治经济学文献和相关资料。定居伦敦后,马克思只要没有其他事情,每天都会去大英博物馆查阅资料。曾有一段时间,马克思打算以俄国为实例研究地租问题。为了能阅读第一手资料,50多岁的他开始学习俄文,并很快熟练运用。马克思以“无比认真的态度”撰写笔记材料,“在自己尚未确信已经没有一本书他未曾读过”之前,“决不以系统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结论”。
大量地占有资料,准确地运用资料,使马克思的作品内容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阅读感很强。这些理论著作充满了形象、隐喻和比喻。仅《资本论》第一卷论及的文艺家就达40人,文艺作品40余种,平均每6000字就会引及文学艺术作品,其中8次引证莎士比亚。1872年3月,马克思在致《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出版人拉沙特尔的信中指出,自己使用的思想方法“至今还没有人在经济问题上运用过,这就使前几章读起来相当困难”。同时,马克思又对这部博大精深的著作颇为自豪,正如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所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终其一生,马克思都不是为了出版和发表的目的而写作。他曾谦虚地说自己写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面对的问题。要想把最好的研究成果献给工人阶级,必须让作品经得起检验,为此马克思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反复推敲。为了研究政治经济问题,马克思先后作了《巴黎笔记》《布鲁塞尔笔记》《伦敦笔记》等数十本笔记。通过这些笔记,他在撰写著作时的每一条引证都能寻找到原文。恩格斯这样评价:“马克思在公布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伟大发现以前,是以多么无比认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力求使这些伟大发现达到最完善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历经岁月磨砺,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富有跨越时空的思想伟力,是与其严谨的文风学风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起就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毛泽东在重要文稿公开发表前都要反复修改,哪怕是过去已经公开过的,也决不草率印行。他指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风与党风同社会风气是紧密相连的”。如今,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更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学习、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我们不妨多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在求是的基础上,将思想的深度与语言的精美度融合在一起,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作品,以严谨治学的精神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李自强)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