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纪委网!今天是

学习领悟

当前位置:首页  学思践廉  学习领悟

切实掌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4-12-26   浏览:0

  不断培育新技术和新装备,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作为现阶段全球载重能力最大、综合功能最强的大型自航甲板船,“泛洲8”轮不仅意味着更快的运输速度和更大的运载能力,更是展示了我国海洋运输事业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澎湃动能。图为近日,“泛洲8”轮完成试航后回港。汤德宏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对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的系统全面的谋划和部署。《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分十五个大方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科学安排,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涉及内容之深前所未有、涉及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掌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

  深刻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创新表达,是对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牢记和坚守,它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新时代必须牢固树立的发展理念,也是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的根本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就要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这一方面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要求的深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也应该是历史的享有者。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在于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却不是历史的享有者,不能享有自己创造的历史,所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就要起来推翻它。另一方面,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一百多年来历史经验深刻的理论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都充分证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革命、建设、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作为谋划和推进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认真研究人民以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各种不同利益诉求,科学区分人民的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根本利益和次要利益、长远利益和当下利益,并深刻把握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立足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以确保改革按照正确的大方向前进,着眼合理解决人民的个体利益、次要利益、当下利益,以增加人民的改革获得感,增强人民的改革支持力。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要坚持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向人民讲清楚说明白,争取得到人民更大的理解和支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就要充分发挥人民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刻阐述了人民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民是我们党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也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善于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重视动员人民的广泛参与,是我们党的好传统。这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的事业中都有非常充分的体现。比如我们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就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肇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的尝试。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刻总结我们党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和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历史、理论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切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和进行改革的根本力量。切实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和实践,善于开展广泛深入、务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坚持好民主集中制,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作为谋划部署具体改革措施的重要基础。切实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利用好人民的首创成果,立足“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原则要求,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成果转化为科学的体制机制。

  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方法要求

  “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它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思想路线和科学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确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必须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方法要求。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及其推进建立在国际国内的具体实际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等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决定了人们的所有活动都不能脱离既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必须坚持把一定的理论同既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即具体实际相结合。回顾我们党的历史,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挫折的原因,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的创立和形成,则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创造。

  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纷繁复杂,更加需要毫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改革面临的国际国内具体实际谋划推进改革。把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其推进放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条件下,放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断冲击全球化大趋势、欧美右翼力量不断崛起与左翼思潮集体右转、民粹主义持续走强,广泛深刻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国际形势下。把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其推进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放在人们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多样、社会生产力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较大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经济稳增长压力不断加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任务更加繁重等国内条件中。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立足中国文化的具体实际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其推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凝心铸魂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对文化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得出的规律,以及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等的深刻认识,着眼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承载着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使命,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即“第二个结合”。这是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规律性认识的创新性发展。“第二个结合”的提出,筑牢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道路根基,为其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提供了新空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巩固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根本方法要求。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所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谋划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改革具体措施的落实。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广泛深入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让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方式等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具体实际相契合。准确把握新时代人们的理论素养、文化水平、思想状况、精神境界等人们认识世界、接受事物、观察社会、面对问题的基本方式和总体水平,让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方式等得到人们思想上更广泛的深层认同,情感上更深刻的共情。

  深刻把握“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原则要求

  革命和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而我们党关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深刻认识,则充分说明了两者的本质统一性。无论革命还是改革,就其根本原因来说,都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既有生产关系的合理性,经济基础的变化突显了既有上层建筑的问题;就其最终目的来说,都是为了建立与发展了的社会生产力更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与变化了的经济基础更相适合的上层建筑;就其基本内容来说,体现为社会制度的颠覆和变革,体现为国家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完善。比如资产阶级的革命消灭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无产阶级的革命消灭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改革,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的体制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新时代以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和部署,是为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其中“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的原则要求,既是我们党对改革本质及其内容的准确把握,也是对我们党改革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升华,它明确了我们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目标、方法等。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认识上,要把握好什么是根本制度、什么是基本制度、什么是重要制度。坚持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作用的根本制度进一步巩固好,把贯彻和体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发挥重大影响的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好。根据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经济基础的新变化,结合具体实际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重要制度不断创新。在具体实践上,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中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的决定性作用,保证改革的系统化集成化整体化,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效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创造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深刻把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的实践要求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具体实践要求,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的进一步丰富完善,深刻体现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改革就是要推进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既是其他改革的决定性基础,也是推进其他改革的重要引擎,在全面深化系统集成的改革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成功领导改革的实践中所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审视我们党的不断改革史,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成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不难发现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是对改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比如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历史。而这个伟大历史的展开,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首先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并以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牵引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的改革。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济体制改革,深刻把握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当前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又明确提出了“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的具体实践要求。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我们党在长期领导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深刻认识出发。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完善有利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的体制机制作决策、抓落实,并推动宏观经济治理、城乡融合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等各方面各领域的改革。通过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进一步改革,形成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学廉荐读

版权所有 2023-202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11021512号-3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号

地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06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众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客户端

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公众号

徐州市纪委彭城清风公众号